新疆隆热力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欢迎您!

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
作者:sbsec    来源:bwinq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14 01:09:02    浏览量:539

  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
  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
  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
  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
  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
  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
  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
  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
  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
  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
  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
  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
  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
  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
  文并供图/任淡如


 

相关新闻推荐

扫描微信,添加好友

Copyright © 新疆隆热力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友情链接: 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:从票房神话看文化出海的流量密码  中国早期农业村落的样本(考古中国)  六安市独山镇:沉浸式体验带火“红色游”  国家医保局: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  如此爱园林,如此爱自然  福建漳州加强化妆品备案管理  版权文化校园行活动举行 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 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  安徽产业援疆为和田皮山“造血”  人气值“爆”了!乡村花卉消费引热潮  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 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  第三届浙江音乐学院国际管乐艺术节开幕 10场演出免费向公众开放 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 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  藏粮于技,看“起飞”美学  千年桃乡焕发新生机 2025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幕  安徽乡村振兴网将举办首场特色乡村市集活动 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 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  第三届浙江音乐学院国际管乐艺术节开幕 10场演出免费向公众开放 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  来故宫,赴一场园林雅集  版权文化校园行活动举行  2025北京书市:一场年轻态、文艺范、惠民性的文化盛宴 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“江湖共振”  光影对话 宫苑韶华——走进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  中国早期农业村落的样本(考古中国)  莫奈笔下的风景,百多年后仍在滋养人类的心灵  光影对话 宫苑韶华——走进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  国家发展改革委: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增至12类 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  一个人的赏花是春游,一群人的赏花是经济 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  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  景龙门:北宋绚烂余晖的见证 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,推出京津冀考古研学等新形式  安徽产业援疆为和田皮山“造血” 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(外国游客感受“中国之美”) 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  《黑神话:悟空》主题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幕 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  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  安徽:“黑科技”赋能特高压巡检保障迎峰度冬  两部门联合整治体育饭圈乱象 处置账号7.6万个 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  人气值“爆”了!乡村花卉消费引热潮  “颍上村嫂”凝聚社会治理“她”力量  景区免费开放,不靠门票靠什么